《對話後記:犧牲、奉獻、做正確該做的事和服膺公理正義》
  
  
  
  ﹝這是《對話》的後記,很長。﹞
  ﹝若非如此長度,無法完整記述我父親的一生。﹞
   
  「君子拙於言,這句話的意思不是他口才不好,而是他每句話說出來之前總是反覆三思:自己做得到嗎?這樣說對嗎?也因此不會任意放矢,只要是從他口中說出的話,必然有所根據,也必然信守,終生不渝。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現代社會中的謙謙君子越來越少,信口雌黃的虛偽小人卻處處可見;那些小人在人前說的是一套,於人後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你要記得一件事,要是有人滿口甜言蜜語,任意向你許下承諾,千萬遠離;因為君子寡諾,他著重的是默默實踐,不會輕易開口。」
 
  這些話,父親在我十四歲那年曾經跟我說過,當時不太明白,卻在踏入社會後的競逐步履中,幾次走得踉蹌,體會到其中真意。
 
  基於人與人之間應有的信任態度,我總是願意相信別人的,然而,太過信任別人的結果,往往自己受到傷害,經過幾次的教訓後,我注意到,那些把話說得太滿太過的人,根本只是信口雌黃,毫無真心誠意;尤其是觀察某些政客的言行後,發現父親昔日的教誨可謂至理名言││就像那些想從政治上謀取個人私利的政客,總是能夠在選舉造勢場合中,激動地揮臂振詞,滿口的仁義道德;且其慷慨激昂的言語中,對手是那麼的卑劣不堪,彷彿只有他才有辦法挑起國計民生的前途重擔。卻在勝選後,無視國計民生,只為一己之私,做出許多令人髮指的事情;甚至在他人的批評指教中,毫無檢討改進之心,竟然能夠說出:「毋你是要怎樣﹝台語﹞?」堵住所有的諫言。
 
  父親的話總是充滿智慧,他早就對我說過:當你伸出食指責怪別人時,還有另外四個指頭指著自己;當你懷疑別人心思卑劣時,你當下的心思比任何人都卑劣;因此在沒有充分的證據之前,不可以任性地責怪他人,因為那樣的心思太卑劣。我想,這個道理不難明白。沒有確實的證據,卻敢隨意指責他人的人,以及靠著表徵中的一些簡單跡象,就任性地說三道四的人,可以看出他根本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行為可謂「妄」矣。辭義註解,妄字的意思是:胡亂、狂亂的。想想,要是讓一個胡亂與狂亂的人掌握了權力,如何能夠期許他的作為循正途、走正道,真正為國計民生奉獻犧牲。
 
  看到這裡,或許就可以理解我為何在畢業典禮上長官的致詞中睡著了。
 
  也是如此,每當我看到那些隨意許下政治承諾和沒有確切證據大肆批評對手的政客,我打從內心地鄙視他,因為人類自有文明以來無數的歷史印證中,真正愛國家愛社會愛人民的政治人物,憂國憂民之際,凡事著重於實踐,不會信口雌黃,更不會居功,把那些曾經只是他該做、應做的事情拿來到處說嘴。
 
  唉,我會說到政治,那是因為父親曾經也算是「半個」政治人物之一,從他口中聽過太多與政治有關的事,影響所及,難免如此。其實父親有機會成為「完整」的政治人物,只是他為了良心和家人,放棄了那樣的機會。
 
  蓋棺論定,我的父親是個平凡的普通人。但他的能力僅止於此嗎?不,他有機會不平凡,但是他選擇了平凡。
 
  民國六十年代中期,經濟上台灣可以說是富裕了,但是政治依然停留在威權時代,儘管當時執政的國民黨讓台灣社會富裕了,但是許多人對當局依然有諸多不滿,例如以戒嚴之名控制文字出版品、不願全面開放選舉等等皆是││便在台灣還未解除戒嚴的威權時代裡,我的父親選擇站在當時的「黨外」那一邊,儘管這個選擇讓他偶爾會受到「關切性」的談話,但他從不畏懼。
 
  很自然的,父親的政治取向讓他認識許多「黨外人士」,在某屆的省議員選舉中,他甚至幫某位「黨外人士」從事競選活動,擔任他的文宣主任。當時父親主導所提出來的競選口號很簡單,就是「公理和正義」兩件事,呼籲選民們勇敢地站在公理和正義這一邊,把選票投給他支持協助的候選人。事後證明了這個文案非常成功,在宣傳車大街小巷穿梭下,人們不敢公開議論,卻在私底下把公理和正義討論得沸沸揚揚。
     
  「甚麼是公理?」
  「公眾應該服膺的道理。」
  「甚麼是正義?」
  「公眾正確應該做的事。」
  
  問得父親的解釋後,我又去查過辭典,發現「公理」和「正義」其實是兩個同義詞彙││所謂的公理和正義的解釋都是:「依照人類的意願所發展出來共同遵守的道理。」不過關於正義兩字還有另一個解釋:「對經書或史書的義理做正確解說的注釋。」
 
  後來我沒有再問父親為何用兩個同義的辭彙作為競選口號,或是拿著辭典問他為何解釋錯誤,因為在我尋找「正義」的解釋時,同時找到「正義感」三個字的解釋:「維護公道和公理、抵抗邪惡的心思和勇氣。」
 
  我想,父親的「正義」其實是「正義感」吧。
 
  不知道是不是父親文宣效果的功勞?抑是當時的社會人心思變,那位知名度原本不高的「黨外人士」,竟然高票當選該屆的省議員,並且於當選後問我父親願不願意辭去教職,擔任他的省議員辦公室主任,同時承諾父親,一定會支持他參選下屆的縣議員。
 
  要知道省議員辦公室主任的薪水是國中教員的好幾倍,更何況對方還有協助父親參選縣議員的承諾,對於任何人來說,這樣的機會實在千載難逢,但是父親給他的答案是:他會慎重考慮。這樣的回覆簡直是荒謬,許多人罵我父親笨,進而不斷地勸我父親接受。母親也希望父親答應,不斷地在他耳邊勸說。但是父親最後的選擇是:拒絕。母親為此生氣了好幾天。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自從那次選舉過後,父親不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
  
  高一時,我在台北目睹民進黨的成立,於家中和父親討論此事。
  「孩子,離政治遠點。」
  「為甚麼?」
  「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
  「不懂。」
  「記得幾年前我幫黨外人士從事競選省議員嗎?」
  「記得。」
  「知道我為何沒有接受那位省議員的提議嗎?」
  「不知道,你從來沒說過。」
  「那是因為我目睹那個人私吞政治獻金。」
  「啊!」
 

  在父親的說明中,我明白了。當時那位省議員的勝選聲勢越來越高,便有商界人士提供大筆的政治獻金,身為選舉文宣主任的父親看到了,卻沒見到那筆錢進入選舉基金中。
 

  「為了公理和正義,我協助黨外人士競選公職,但是那個人還未真正當選就職,已經做出那種卑鄙的事,現在他當選了,我無法想像他還會做出甚麼樣違背公理和正義的事。我很後悔。歷史上有多例子,當朝的權力者換人後,不見得比原先好,我怕,自己幫的人比原先的更不如……」
  
  或許是當年父親的影響,我對政治非常冷漠,在我有選舉權後,也從來不去投票,但是無論如何,我始終記得父親堅持的公理和正義││服膺該遵守的道理和作正確應該做的事;也因父親的影響,我不時關注國內的政治發展。
 
  話說父親在病榻上時,我已經十八歲,思想稍有成長,對於許多事情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在病榻邊照顧父親時,偶然地提起當年他有機會從政的事。
  
  「如果你從政,會堅持原先的信念嗎?」
  「沒有真實發生的事無法評論。」
  「記得你不是跟我說過,當我們看到黑暗面,應該積極地用自己的光明面來趕走黑暗。」
  「我是那樣說過沒錯。」
  「那你為何不從政發揮自己的光明影響力。」
 

  「孩子,你想太多了。」
  「我想太多?」
  「一個人的光明力量無法驅趕黑暗。」
  「問題是你不做、他不做,黑暗的力量會越來越大啊,而你有機會做、卻不去做,更不應該。」
  「跟你說,這個問題我想過。」
  「想過還不去做?」
  「唉!政治是一條不歸路,踏入後必須拋開一切,無私無我。」
  「本來就應該這樣啊,你拋開一切專心地從政不就得了?」
 

  「傻孩子,我拋不開啊。」
  「有甚麼拋不開的?」
  「我有你和你妹妹以及兩個弟弟,還有你母親啊。」
  「……」我無語。
  「我怎麼可以拋下你們。」父親說。
 
 
  許多年後,我踏入社會,也組成了家庭,不僅承擔著自己的人生,也背負了子女的人生。工作上,每逢有升遷機會,卻因為得調動到偏遠地區服務,於是我一次又一次地放棄。就像父親當年希望能夠跟家人生活在一起,與子女建立親密良好的關係,我也希望在自己孩子們成長的青春期關鍵時刻陪伴著他們。來到現在,我的同學和學弟都成為我的長官了,但是我沒有後悔過。換在許多人眼中,我的人生可謂失敗了,但我如此坦然,每每在與長官同學學弟互動的場合裡,讓他們感受到我對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滿足,甚至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在事業上的成就,未必勝過我擁有的一切。
 
  其實,我在工作上也有過大好機會。源於某些機緣,沒有因為升遷離開桃園地區,得以在家庭和事業兼顧的情形下,擔任過台灣台北監獄的戒護科長,如同我父親般,有機會做些比較不平凡的事;其中過程就不在這裡多說了,我想,遲早會用文字紀錄下那段時間的省思。無論如何,在那段時間裡的感覺俯仰無愧於天地良心,遵從父訓,只要是「正確該做的事」都會盡力去完成。後來,雖然潛沉不進,甚至失去科室主管職務、在矯正機構裡擔任平凡的教誨師,我依然沒有絲毫怨言,因為「職責」兩字之解是:職務所帶來的責任。而「權責」兩字之解是:權力背後的責任。不管怎麼看,一個人擁有職務的權力後,都得背負起沉重的責任壓力。雖然我失去職務和權力,卻也不必擔負那麼大的責任了,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家人付出,進而擁有比更多的天倫之樂。非僅如此,我還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更多自己想做的事。就以文字創作為例,因為失去主管職務,閒暇時間多了,開始創作,累計至今,使用不同的筆名,已有五百萬字以上的出版品,從科幻小說、愛情小說到現在的勵志文字等等,盡皆豐富了我的生命,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足。
 
  家庭才是真正一生所繫!你的一生,終究是圍繞著家庭打轉,不管從哪裡出發,走了多遠,最後都要回到家庭裡。這是我父親的人生態度,影響所及,造就我今日的人生態度。
 
  我奉行不渝。
 
  說穿了,家庭,是我父親生命的一切。他一生為家庭奉獻、犧牲,做他認為正確該做的事;對於他所建構的家庭如是,對於他的原生家庭也是。
 
  想來,天下的父母心也都如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mming521160 的頭像
    chimming521160

    翁志銘﹝霍克思vs櫻木川vs何弼﹞的文字翫

    chimming5211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